网上有关“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 、首先 ,打开摩托罗拉手机,在手机设置中找到智慧助手选项,点击进入。
2、其次 ,在智慧助手中找到智慧语音功能,点击进入。
3、最后,在智慧语音功能选项中,找到语音唤醒选项 ,点击语音唤醒功能按钮开启语音唤醒功能就可以了 。
IT168 评测半个世纪前,时任摩托罗拉通讯部门总经理马丁库珀拿着一块比砖头还大的无线电话站在纽约繁华的街头,在周围往来的人群侧目围观之下拨通第一个电话时 ,或许当时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又大又笨的家伙,在几十年之后会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此 ,世界真正进入到了无线通讯的时代。
作为移动手机的开创者,Moto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产品 。一句“Hello Moto ”的背后,想必也有不少80后对Moto的产品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无论是L7 、Moto V3还是XT910 ,这些为人熟知的经典型号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刀锋。而即便如今Moto已不复当年巅峰的辉煌,但刀锋系列依旧是一些摩粉心中如初恋般女神一样的存在。自2004年至今,12年后 ,当Moto Z带着科技感十足的模块化来传承“刀锋”的经典,又会有着怎样的表现?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款手机究竟如何?
Moto Z于首发于6月的联想TechWorld大会,作为Moto最新的旗舰机型 ,并不善于堆砌硬件参数的Moto在此款产品上给了我们多少惊喜?首先通过一张表格来简单了解其硬件参数 。
"Moto Z 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
浅层定制One UI,基于安卓6.0
网络制式
全网通,双卡双待
机身尺寸
155.3 *75.3 *5.2 mm
重量
137g
屏幕
5.5寸 2560*1440分辨率 AMOLED屏幕
摄像头
1300万像素 F/1.8光圈、支持激光对焦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
机身内存
RAM:4GB ROM:64GB(支持扩展)
特色功能
Moto Mods模块化拓展、指纹识别
电池
2600mAh(不可换)
机身颜色
流金黑
上市价格
3999元查看
其亮点在笔者看来有如下三点:首先是旗舰级的硬件配置 ,骁龙820的核心不必多说,4GB+64GB的存储也相对主流,值得一提的是 ,Moto Z是继Atrix后Moto第二款搭载指纹识别的Moto手机。其次是致敬刀锋的纤薄设计,整机5.2mm的厚度在视觉上就有着极强的震撼,握持难免有凌厉的手感 ,极具情怀与个性。最后是模块化设计,通过磁吸方式连接模块,从而扩展手机功能 ,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Moto Z是一款个性鲜明的机型,很值得一说,下面我们就展开评测。
图集模块化手机 Moto Z/Z Play现场试玩
"Moto Z外观设计
Moto Z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薄的机身 ,整机厚度仅为5.2mm,重量也仅为136g,让人不由得想起Moto经典的刀锋Razr系列机型。Moto Z的金属中框采用了定制的7000系列航空铝 ,机身强度提升了85%,不易弯折 。另外Moto Z的金属中框与机身背面之间的过渡也如“刀锋”一般利落。
Moto Z搭载了一块5.5英寸2K分辨率的Super AMOLED屏幕,视觉观感较为不错。覆盖的2.5D玻璃 ,在整体硬朗的设计风格上多了一丝圆润 。Moto Z为了减少金属中框上的开孔,将扬声器隐藏在了听筒位置。发布会上常程说此次前置美光灯的加入是最受摩粉欢迎的,不过如此高亮的一枚美光灯在黑色面板上略显突兀。
正面底部为正方形Home按键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不可按压,官方宣称指纹解锁速度仅为0.09s ,支持指纹支付 。Home键两侧为麦克风,此次Moto Z采用了4 MIC降噪技术,另外两枚麦克风分别位于机身顶部以及机身背面底部。而在Home键上方则是Moto的新Logo。
由于Moto Z的机身厚度仅为5.2mm,因此取消了3.5mm标准耳机孔 ,与机身底部的USB3.0标准USB Type-C接口共用,支持正反插。另外Moto Z采用了隐藏式天线设计,仅在机身顶部与底部有注塑天线 。
机身背面 ,Moto Z采用了三段式设计,顶部与底部为玻璃材质,中间是一块高精钢背板 ,厚度降低50%,表面采用横条纹装饰,同时进行了纳米疏水涂层的处理 ,让Moto Z可以轻松应付下雨天等日常溅水的情况。
受限于超薄的机身设计,Moto Z的后置摄像头凸出于机身背面,采用了与金属中框颜色相同的金属圈进行保护 ,当然如果加上模块之后,摄像头凸出的问题便被解决,只是轻薄与摄像头不凸出无法兼得。
机身背面底部则是用于连接模块的金属触点“Mods Smart Surface ”,采用镀金防水抗氧化处理 ,与模块通过磁力贴合,支持即贴即用 。模块化设计是此次Moto Z最大的看点,Moto Z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摩影·投影模块 、摩音·JBL扬声器模块、摩眼·哈苏摄影模块、摩电·电池模块以及摩范·背壳模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有关于Moto Z模块化的具体体验将在文章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
Moto Z轻薄坚固如“刀锋”般的外观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为了达到超薄在设计上也有一些妥协,比如后置摄像头凸出 ,取消3.5mm耳机接口等 。另外Moto Z模块化的设计较为巧妙,支持热插拔,使用时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十分便捷。
"Moto Z硬件配置
硬件方面,Moto Z采用骁龙820这颗今年几乎所有旗舰都在用的SoC,配合4GB运行内存以及UFS 2.0制式64GB机身存储空间。骁龙820采用14nm FinFET工艺 ,我们都知道,架构和制程决定一款处理器的性能,芯片的制程越小,在相同功耗下有着更强的运算能力 ,在相同的运算能力下则有着更低的功耗 。FinFEF主要是通过改造处理器栏栅形态来有效控制芯片栏栅的漏电率,提升能耗比。而14nm工艺则是目前量产CPU中最先进的工艺。
除此之外,骁龙820还采用内置Hexagon680 DSP ,这颗DSP采用全新的Hexagon架构,集成了HVX(向量扩展)以及低功率岛 。基于低功率岛可以进行传感器的信息处理,其它不需要工作的芯片可以完全关闭 ,避免浪费功耗。另一方面,基于这颗DSP,还可以实时对照片(视频)进行动态调整 ,比如在较暗的部分提高亮度,而画面整个亮度不变,也就是所谓的LTM技术。
从安兔兔跑分结果来看 ,Moto Z总分达到128187分,与多数骁龙820手机在同一水平线上,尤其在3D性能方面与RAM性能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实际使用中 ,反应在游戏体验与多任务运行时的有着良好的体验。Geekbench 3跑出单核2090分,多核5214分的好成绩,CPU运算能力与其他骁龙820产品相差无几 。
"快充测试
"
之前的Moto旗舰手机均支持涡轮快充 ,今年的Moto Z在涡轮快充的基础上升级为了极速涡轮快充,采用5V/3A 15W充电器,官方宣称充电15分钟即可使用(非通话)6小时 ,充电69分钟即可充满。我们也进行了Moto Z的快充测试并整理成图表,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Moto Z整个充电过程近乎是直线型增长 ,一般最后的涓流充电速度也相对较快,从完全没有电自动关机到充满整个耗时74分钟,由于充电时间会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虽然与官方宣称的充电时间略有差异但相差并不大。
"续航测试
由于机身厚度仅为5.2mm,Moto Z内置2600mAh容量的电池,相比于现在电池容量普遍3000mAh起,看起来好像小了一些 ,那么Moto Z的续航能力如何呢,我们使用PCmark模拟日常工作对Moto Z进行手机续航测试,可以看到Moto Z的电池从100%消耗到20%需要花费8小时 ,可见Moto Z对于功耗的优化还是不错的,也就是说应对一白天的简单日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
"Moto Z系统梳理
Moto的产品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安卓原生的系统,这也成为其独有的标志。此次Moto Z搭载的是安卓6.0系统。原生系统总是给人干净、流畅的印象 ,与其他定制ROM的臃肿相比,轻巧了不少 。下面,我们就针对Moto Z搭载的安卓6.0系统做一定的梳理 ,你会发现,其实这也不是简单的原生安卓。
直观来看,Moto Z的系统界面实际上与原生安卓有着很大变化。Moto Z没有采用原生安卓的二层桌面 ,所用应用平铺于一张桌面,图标也没有选择原生的风格,转而迎合圆角矩形,使得桌面清爽整洁了不少 ,联想称之为One UI 。
但是当你继续操作起来,下拉通知栏 、进入多任务界面,原生系统的亲切感扑面而来 ,这一切依旧是Materials Design的设计风格。
虽然是原生的系统,但是Moto Z依旧没有预装谷歌的框架,涉及的服务全部由联想提供 ,比如乐商店、语音助手等。另外,一些接地气的应用服务也被接入,比如安全中心 ,其中融合了骚扰拦截、应用权限管理 、后台应用管理等 。
在人机交互方面,Moto Z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我们看到,在Moto Z的正面有着许多传感器 ,比如听筒的金属装饰条微微凸起于屏幕、底部两侧隐约看到传感器开孔,这些为Moto的语音操控和手势操控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熄屏状态下,对手机说出预设的口令,就可以唤醒手机进入语音助手 ,最令Moto自豪的是,Moto Z可以识别不同人的声音,并且只对预设机主的声音有反应(通过低功耗处理器识别声纹而实现唤醒) ,做到你的手机只听你的。功能方面,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拨打电话、设置闹钟 、听书、查询话费流量、看新闻 、查天气等等,十分丰富 。
除了语音交互 ,Moto Z支持手势操作,用手在屏幕上划过,就会显示时间等信息 ,左右摇手机即可快速启动相机、上下摇手机开启手电筒,这些功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开启相机,触发率几乎达到100% ,用户可以从掏出手机开始到双手握持手机准备拍照之间就可以完成。
而Moto显示则是目前Moto系列手机标志性的人机交互功能,就是我们近期常说的Always On功能,利用AMOLED屏幕的自发光特性,短信、微信 、微博等信息都会直接显示在黑屏状态下 ,在功耗和实用性上做了很好的平衡 。
应该说在人机交互方面,Moto有着在硬件与软件双方面入手,确实做出了一定的特色。整体来看 ,系统在原生的基础之上做了一定的改良,但框架仍是原生的体验。
"Moto Z成像体验
Moto Z作为Moto最新的旗舰产品,在相机方面的打造倾注了不少心思 。参数上 ,Moto Z搭载了1300万主摄像头+500万前置摄像头,主摄像头除了原生支持相位对焦,还支持激光对焦。当然 ,许多人也会吐槽其略显突出的镜头,这里需要为大家解释一下,之所以摄像头会突出 ,是为了容纳更大的音圈马达,从而保证对焦速度,同时加入光学防抖保证夜拍质量,完全是出于对摄像头性能的追求。这种性能和审美之间的取舍 ,苹果和三星都不约而同地倾向于前者,Moto做出如此选择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
Moto Z的拍照界面简洁,基本不需要任何设置 ,夜景、HDR等模式都是自动识别场景开启,还提供了画面亮度手动调节,通过滑动可以进行相册照片的预览 ,整体的交互并不复杂。下面我们通过样张来具体解析Moto Z的成像实力。
日间情况下,Moto Z的表现值得肯定,画面白平衡比较准确 ,对于蓝天的色彩处理很讨好眼球,第一观感不错 。得益于相位对焦和激光对焦的加持,在对焦方面的表现尤其迅速 ,体验很好。
激光对焦在微距拍摄方面的帮助很大,以笔者拍摄的这朵黄花为例,本身的色彩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区分,依靠普通的反差对焦很难去把焦对实 ,即使是相位对焦也要费一番功夫。而Moto Z依靠激光对焦直接光线测距,通过反馈的距离信息直接将焦点调实,速度与准确度都有保证。
室内环境 ,Moto Z延续了室外的表现,各方面较为均衡 。偶尔会出现测光不准,有轻微的过曝倾向 ,不过通过手动调节可以弥补。
夜景方面,得益于光学防抖的加入,可以将ISO维持在600左右 ,将曝光时间延长至十分之一秒,也因此Moto Z的画面纯净度值得肯定。另外,如果触发了Moto Z的夜间模式 ,系统会自动拍摄多张进行合成,达到最有效果,这样的代价就是时间较长(1秒左右),用户需要尽量保持拍照姿势 ,防止抖动 。
总体来说,Moto Z在历代Moto手机中的拍照硬件应该是最为强劲的,从成像效果上看也是可圈可点 ,其超快的对焦速度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胜任日常的拍摄没有任何问题。
"关于Moto Z的模块化
作为Moto Z的最大卖点,模块化的设计成为其独一无二的标志 ,目前,Moto提供了5款模块进行功能扩展,分别为摩范、摩电、摩音 、摩影和摩眼 ,对应着个性后盖、拓展电池、音响 、投影和哈苏相机5种不同的模块。
Moto Z的后盖底部与模块上各自有一个16针接口,手机与智能模块进行贴合时,两者的针脚接触就能完成模块功能的拓展 。
▲模块与手机通过
16针接口连接
▲魔影投影模块试用
年初推出的LG G5也是一款模块化手机 ,但是其模块的拓展是通过“插拔下巴”的方式完成,模块与手机间通过卡口联接,使用起来并不是十分友好。Moto Z与模块间通过磁性吸附,连接简单顺畅 ,同时也支持热插拔,这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应该算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LG G5的模块化
巧合的是 ,在笔者拿到这款模块化手机Moto Z的时候,谷歌研究已久的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刚刚宣布流产,似乎为模块化手机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Moto Z是否也会重蹈Project Ara的覆辙?这里不得不说,Project Ara的模块化与Moto Z的模块化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Project Ara相当于“攒手机 ” ,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器、摄像头以及电池等模块进行组合,去完成一部手机;而Moto Z则是在一部完善的手机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做到特定领域更加专业的体验 ,因此用Project Ara做类比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
▲
谷歌研究已久的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
Moto Z的模块化,不可否认其价值,尤其是在手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前沿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回到Moto Z这款产品 ,外观沿袭了Moto出众的工业设计,5.2mm的纤薄机身,考究的用料以及工艺 ,在设计上更是向昔日的经典刀锋致敬,唤起了不少昔日的情怀。配置上,Moto Z搭载了骁龙820处理器 ,5.5英寸2K级别的AMOLED屏幕,4GB+64GB的存储组合,属于当下主流的旗舰级别 ,使得Moto传统的原生系统和交互体验更加优秀 。相机也进行了着重升级,1300万主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与激光对焦 ,令成像的体验显著提升,本身就是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至于Moto Z的模块化设计,确实惊艳了许多人,体现出Moto依旧不俗的工业底蕴与创新精神 ,展示了其对于未来手机发展的思考,在产品层面无疑是成功的。在商品层面,Moto Z作为一款Moto旗下的旗舰手机 ,能否吸引更多消费者为其买单,进而重塑昔日刀锋时代的辉煌?只有等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了。
关于“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www.hncsdj.net/jyan/202508-722.html 来源:https://www.hncsdj.net/zlan/202508-682.html 来源:https://www.hncsdj.net/zlan/202508-725.html 来源:https://www.hncsdj.net/zlan/202508-768.html
本文来自作者[晟铭]投稿,不代表欧欧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oplay.net/cshi/202508-167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欧欧号的签约作者“晟铭”!
希望本篇文章《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欧欧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摩托罗拉40语音助手怎么唤醒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